一、为什么要护法护教?
(一)护法护教是与如来圣教相辅相成的
我们看第一章:为什么要护法护教?第一节,护法护教是与如来圣教相辅相成。
1.为什么要护法
我首先讲护法的问题。我们觉得释迦佛大雄大力肯定不需要别人来帮助他,他自己就可以完成度化众生的事业——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佛门有一句话,叫“一佛出世,千佛护持”,而佛陀从出世到最后涅槃,一生讲经弘法,全是由诸上善人大家共同来完成的。而且护法的力量在其中占了极大的一个作用,也可以说没有护法的力量,释迦佛出现世间很难完成这一项伟大的弘法事业。
首先我先讲一下,想当年佛陀证道的时候,第一个出来护法的就是地神。《付法藏因缘传》里讲,本师初成正觉的时候,第六天魔王深感愁恼,他当时就来到菩提树下跟释迦佛说:“菩萨你快起来,回去享受五欲之乐,否则我就拎起你的脚来,把你丢到大海里去。”佛陀呢肯定不畏惧这个魔王了,佛陀说:“我三大阿僧祇劫修福修慧,所成功德,无与伦比。”
我们都知道,佛陀出世的时候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就是佛陀在向人天宣誓,佛陀的智慧威德是无与伦比的,有这样的功德,才可以降伏一切魔王,度化一切众生,“而你一个小魔王,无非是因为往昔修了一点点的福德。”魔王想当年供养了一位辟支佛,所以转世成为一个魔王。佛说“你妄想把我丢到大海里,这个可能吗?”这个是绝对不可能的。
然后魔王用尽各种办法,派遣无数魔兵魔将都是不能够倾动如来半分,最后魔王没办法,就开始来问难佛陀了。魔王说:“你说你成佛了,你说你觉悟宇宙真相了,谁给你作证明?”这个时候释迦佛一手触地说:“大地为我作证。”接着坚牢地神及其眷属一齐涌出,说:“我为释迦佛作证。从这个世界形成,我见了无数的这些圣者成就,释迦佛也是如实成就的。”这就是说,地神是佛陀在世的时候,第一位为佛陀来作证明的护法。
还有佛陀自己本身对一些邪魔外道的破斥,例如在《长阿含经》上讲了种种破斥外道的理论。
还有,很多人认为“佛教是与世无争的”“对一些非法的言论不要去管,你只要安住在自己的修行上就可以了”,佛教的观点是这样吗?不是的。佛陀是碰见外道破外道,碰见邪说破邪说,然后通通把它引入正法,随缘度化无量众生。
佛陀所施设的一切方便从来都是体内的方便,也就是说佛陀身语意三业所有的示现,为接引众生所施设的一切方便,都是为了引导你成就无上正觉。
而不像是现在有些出家人、在家人口口声声说的“广开方便”,其实他们很多做法,并不是为了引导众生获得解脱,甚至丢失了佛教本有的内涵,沦为单纯的一种慈善组织、文化组织。他所谓的“恒顺众生”也好,“广开方便”也好,都为了满足人们的一个兴趣而已,甚至是为了跟人攀攀缘,搞搞自己的名利。这种组织一般都是喜欢与不拘一格的禅法相共流,搞这个“某某禅”,那个“某某道”的,把禅的内在解脱本质,退化成一种附庸品。
还有,为什么我们讲法的时候要引用原典,要引用祖师的话。世间有一句话叫“言不关典,君子所惭”。我们讲法也是这样的,在没有开悟以前,你不能广泛而深入的横说竖说,也不能通过扬眉瞬目,敲打对方,就令众生得度了。也就是你自己尚且还没有到达彼岸,那么你是没有能力把其他人拉到彼岸的。但是你自己学了正法,登上了法船,那你也可以劝大家一起登上法船。
所以你讲法时不能离经一字,如果你讲法时随意发挥自智慧,就很容夹杂自己不究竟的见解在里面,甚至是讲出邪见。所以我们讲,在未大彻大悟以前,说法时离经一字即为魔说,而你真正大彻大悟,那么所讲所说,也更不会超出佛经本义。
佛言为根本圣言量,祖语为方便接引与根本圣言量的结合,尤其是历史上已经得道证果的祖师,对圣言量如理如证的阐释,这是我们后学理解佛经的权威注释。像智者大师一样,他阐述天台三大部,他讲法华三昧忏,是因为他老人家如实证得了法华三昧,所以这一切法义,都是从大师自性中流露出来的。所以想当年慧思大师给智者大师授记的时候说:汝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以后百千万论师将难不住你。什么意思?就是说所有的论师一起向智者大师发难,大师都能不慌不乱,一一如实解答。什么叫如实?就是没有背离经义一句。
所以说以我们现在的一个智量、智德和断德,我们都无法与祖师来比肩。那我们所讲的,所引用的,就要尊重原典,尊重祖师。这就是护法的这么一个内涵。
2.为什么要护教
接下来,我们再来谈一下护教。护教主要是对佛门形象的维护,也就是对佛宝、对经典、对僧宝的维护。
如果佛教的公共美誉度没有了,人们总是看到佛教负面的新闻,那么佛教就无有立足之地了,人们就自然远离了佛教,甚至很多不明真相的人还会想消灭佛教。而护教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佛教的公共美誉度,维护僧宝的神圣形象,维护学佛修道的崇高行为。让大家认清真和尚和假和尚的区别,分清古德与普通僧人的功德,理性地看待佛教。让世人见到僧宝,见到佛教元素,还能够油然生畏,这样人们才会愿意接触佛教,或者皈依佛门。
不要像我一个徒弟的境遇一样。在出家之前,他非常有自信:“我若出家的话,父母肯定会理解。”但是当他真正出了家以后,他父亲却是三天两头地起诉他,说他不赡养老人,说他虐待老人,总是不让他消停。因为在他父亲的眼里,现在所有的出家人全是骗子。
而他父亲之所以在没有真正接触过佛教之前,就有这种毫无理由的负面感觉,而且还非常的根深蒂固,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佛教的公共美誉度没有维护好,僧宝的名誉和整体佛教的名誉受到了诸多无理的侵害。
例如世间人对佛教教理的恶意解读,对出家僧人、历史高僧的肆意调侃,对僧尼关系的虚构描述,还有类似假和尚骗财骗色事件频发,从而引起了普通民众对佛教的普遍不满,甚至仇恨。
所以当今时代,护教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非常急迫的一件事情。这关系到整个佛教的生死存亡和传续,所有佛教徒,都不应该等闲看待。
如果僧宝的形象不好,佛教的形象不好,世间人一听到关于佛教的事情,就会非常抵触,那么佛教接引众生的很多方便,就没有意义了。如果佛教的作用,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恶意抹黑,甚至被人描述成祸国殃民,那么佛教就会遭到政治的打压,国民的排斥,面临整体瓦解的危险。还有如果佛教的教义被人恶意解读,那么佛教解脱的实义,就会名存实亡,整体佛教也就有名无质了。
所以护教时,列举名人对佛教的友好态度,或者名人赞佛、信佛的案例也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树立榜样的力量,起码在榜样所在的领域内,他的追随者不会辱佛谤佛,对佛教会非常有好感。尤其是政治家的认可,更会对佛教起到保护和推广的作用。正如玄奘大师从西域回国翻译了经论后,请唐太宗做序流通一样。
即使是有人批评玄奘大师谄媚皇室,但是大师还是忍辱负重,以守护佛教为初心,请唐太宗做序。而当玄奘大师听到种种流言蜚语时,就非常感慨地说到:“乘泛海之舟才能远致千里,如附松之萝才能长高万寻,我以光大佛法为己任,取得帝王的外护,是使佛法昌盛的因缘啊!”
当然我还要说清楚一点,就是我们列举名人赞佛、崇佛,或者客观评价佛教的案例时,其目的是为了彰显佛教的客观理性、智慧慈悲和利国利民的真实面貌,而不是为了彰显名人在佛教造诣方面有多高的智慧。要知道名人在世间再有名,但他某些方面的品格和行持,或者对佛教的专业认知,还是有很多缺陷的,甚至也会犯错误,或者误解佛法。
要知道即使是出家人,即使是名山长老,即使是各大寺庙的大和尚,也不一定是佛教的代表。佛教的真正代表是三宝,是无漏的圣贤僧众,我们一定要让所有人认识到佛陀的伟大、祖师的高洁、菩萨的无私、佛教真理的究竟,才能真正地守护佛教,彰显佛教的伟大,否则就会出问题。
不过佛弟子要以佛戒为尊,切不可妄加附会名人赞佛、信佛的事情,随意编造名人赞佛、信佛的言论,而是要根据基本事实做如实陈述,传记记载的就引用标注,坊间流传的就注明是民间传说,没有的就不能瞎编乱造。反之,如果妄语虚构,胡乱编造,妄加附会,这样不但不会因此让人崇信佛教,还会让明白真相的人耻笑,甚至还会导致世人误以为佛教人士喜欢攀附权贵,喜欢自吹自擂,从而断掉别人学佛的机缘。
而之所以陈述名人对佛教的态度,也不是像盲目自信的人所讲的那样,佛教本身就是很完美的,教义也是最究竟的,我们只需要自豪地等着别人找上门来就可以。要知道,这是自以为是的佛弟子才有的认识,这就像基督徒和穆斯林认为上帝和真主才是绝对的权威一样,这仅仅是一家之言,外人根本不会单凭你随口一说就因此起信了。所以,我们不可能期望所有的人,不经方便接引,就直接看到佛教的殊胜。那么我们在一开始弘法的时候,还是要做众生的不请之友,要广接善缘,要树立整体佛教良好的公共美誉度,要用殊胜的外缘作为接引才可以。
因为你一上来就要让所有的人都很理性地看待问题,非常理性地对比所有的学问,并去探究终极的真理,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大部分人一开始对佛教感兴趣、想接触,都是先从一种相对感性的认知开始,例如觉着寺庙很清净,僧人的生活很美好,出家人的生活很高尚,佛门修行没有烦恼等等。
而佛陀在家时,之所以出家修道的原因,也是因为他老人家出城门外见到一位沙门,举止威仪,神态自若,非常的美好。还有目犍连尊者见到马胜比丘,就是被他的威仪所折服,所以才发心去请法,从而皈依佛门,成为佛陀最重要的弟子之一。
由此可见,守护僧宝的形象重不重要?维护佛教的形象重不重要?答案是非常重要。所以说我们护教的目的就是要维护三宝的神圣形象,维护佛教的公共美誉度,不允许任何人来诋毁,包括教内教外,这个大家一定要了解。
3.护法护教的公案
再讲一个著名的案例,佛陀也需要护法来护持——我又要从佛陀讲起,因为他老人家是最具有权威性的。
在《佛说兴起行经》上讲,有一个多舌童女,她在腹部揣了一个盆,然后到佛的法会上,故意扯着嗓子来质问佛陀,意思是“佛陀啊,你现在不要道貌岸然地在那给大家上课了,咱先谈谈自家的事吧。你把我搞怀孕了,现在我就快要生了,需要酥油、奶酪等营养品,你不赶快给我去置办?”这时候众皆默然啊。因为比丘们都是有德行的人,不会跟现代人一样,一听到有人诽谤我师父,就火冒三丈,甭管三七二十一,咒怨别人“你们全是魔,我还不了解我师父啊?”——他那个意思就是说我很看透我师父了,我师父绝对是个好人。这种人都是迷信师父,自己是愚痴的。
就像以前有个居士,她跟着一个藏传的上师在修行,来我这里讲:“师父你不知道,上师一讲法,我就头顶发麻,佛力就加持进来了。”我说魔也有这样的加持力。那位居士一听,就火冒三丈,质问我说:“师父,你怎么能诽谤我上师呢?”我告诉她,我只是在陈述事实,也是在提醒你,魔也可能有这种情况,佛弟子不能凭着感觉来学佛,来依止上师,来宣扬上师有多伟大。而是应该根据正见、戒律和慈悲来分辨。
而佛世的比丘没有这样,“众皆默然”,因为很多凡夫弟子就不了解对不对?不了解这个事,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发言权就老老实实坐着,看看佛陀怎么应对。其实已经得道有神通的圣贤弟子是了解的,但也不方便直接跟这个女居士理论。
不过在法会中有一位护法居士就非常了解,他是谁呀,他就是帝释天!因为他是天人,有天眼通、他心通,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他是僧团的外护,完全有能力处理好这件事情。他知道多舌童女是来诬陷佛的,所以帝释天就变成了一只老鼠,钻到她的衣服里,把那个拴住盆的绳子咬断,那个盆一下子就掉落在地上了。于是大众欢喜,扬声称庆。
当然这个时候我们还要注意一点,经文原典是讲,当时有人就骂,“大地无知啊”,就说大地你真无知,连这样诽谤无上佛陀的人你还承载她。大家猜怎么着?当有人这样说完以后,大地真的就裂开,直接把她吸进去了。
那佛陀有没有神通?佛陀弟子有没有神力?佛陀神通广大,完全可以自证清白,但还是需要一些外护的因缘,才会彰显佛陀的尊贵。而帝释天是一个居士,正好是一个护法的身份,做这个事情就很合适。跟现在的法律一样,如果有人起诉你犯罪了,那你就要有人证、物证等,证明清白才可以,这样大家才会心服口服。
所以有些事情,并不是说佛弟子一味地忍让就是好的,如果是小的个人荣辱问题也就罢了,但如果是牵扯到三宝的形象问题,佛法僧的威严问题,佛教正义的问题,那么就应该要有如法的外缘来料理才好。就像是紫柏大师把救憨山大师、编修传灯录、劝政府减免矿税作为出世三大负一样,如此可见古德护僧、传灯与救世的决心,绝不是简简单单的修闭口禅那么简单。
所以大家要会看经文,看看跟自己身份相同的人是怎么做的,我们就要怎么做。尤其是作为居士,要知道,帝释天是你师兄哦,他是这样护持佛陀的,他会变老鼠,那你也要有其它的招,及时为僧宝解围,为佛教解围。所以维护三宝神圣形象的重要责任,大都是护法的功劳,所以在座诸位任重而道远啊!
我认为,如来并不是不能显示正法和守护自己,而是为了给后来人示现,护法们应尽的义务。所以佛说我的教法无人能坏,能坏的就是狮子虫。外面的像多舌童女,像魔王,是坏不了的,但是能坏的就是狮子虫。
这里我再引申两点:之所以佛陀会被诬陷,就是因为这是世尊往昔的因果。包括释迦族被屠杀,还有佛陀示现头疼的果报,都是往昔的一些因果。但是不是就不用护持了呢?就像现在一些人一样,一看到别人受苦,或者佛教有难,就用因果来搪塞:“哎呀,这是他的因果,我们不要管了!”完全不是这样的!我们明白因果的道理,是为了让我们敬畏因果,不再做恶;知道这都是自己的业报所感,就不再生嗔恨报复心。所以修行人遇到别人诬陷,被人伤害,千万不要对外在的人、外在的境界生嗔恨心,要正视因果,要修持忍辱,要忏悔业障。(佛陀是业尽情空的圆满圣者,是不会受到无明业力所感召的果报的,但佛陀虽不受生死染业的果报,但也可以于因果法中,自在示受往昔的因果。而我们凡夫众生,所有苦乐的感受,皆是由过去的善恶业力和现世缘起的共同作用,这是无法自在受用、清净受用的。这是佛与众生,感受因果的不同之处。)
第二点就是说不会因为是业报,护法们就袖手旁观了。不好的因果要去化解,非理的伤害要去制止,这样才会避免恶人继续作恶,这样才会警惕世人。
你如果不学佛,你随顺往昔的习气,你随顺往昔的业流,你这个命运就不可以改;如果你学了佛:“我要勤修戒定慧,我要改变自己的烦恼习气,我要忏悔宿世的业障”,那你的命运就要改变了。就是说,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我们再往下看,看看祖师们为我们作的榜样。刚才提到了紫柏大师,我们再列举几位。比如龙树菩萨,我们都知道他被称为千部论主,之所以有这个称谓就是为了大破外道,大破邪说,菩萨造了很多的论典。所以龙树菩萨好辩,但这好辩,不是个人之争,不是意气之争,而是为了佛教正义、大乘正义。还有无著菩萨、马鸣菩萨、慧思大师、智者大师、玄奘大师,这些都是一些雄辩者。
在我国,最著名的雄辩者就是玄奘大师。大师到印度后,在曲女城大破三千论师,作《制恶见论》,无一人可改动一字,被大乘佛弟子尊称为“大乘天”,被小乘弟子尊称为“解脱天”。大师在国外大破外道,彰显了大唐的威风。我们知道玄奘大师出国时是偷渡出去的,如果出门几年,丢尽大唐的脸,那肯定就不敢回来了,回来的话皇帝肯定要严办他,更不会给他建立译经场。
所以说没有这些护法者就没有正法的流传,即使佛教传下来,那你现在听到的也全是相似邪说。而正是因为护法们的努力、祖师们的努力,我们现在还能接触到正法,听闻到正法,还有很多人会仰慕祖师们的德风,发心出家修道,这个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关于护教方面的公案,我再来讲一个,就是“令知大唐有僧尔”。这是一个什么公案呢?就是在《隆兴编年通论》上讲,想当年唐太宗下了一个诏令,说要把道士排在僧人的前面。当时有一位僧人叫智实,智实法师他就非常地不以为然,极力陈表,让皇帝收回诏令。但是皇帝已经是下了诏的,龙威难悔——也主要是唐太宗愚痴,迷信道家方术,又追封自己老祖宗是老子李耳的后代,想来给自己家族贴金,所以这个事是极难挽回的。但智实法师还是极力陈表,最后触恼太宗,就被剥去僧衣,流放岭表了。
当时有人就嘲笑他,说“法师你真的是不自量力,你竟然敢跟皇帝叫板”,就像现在说的:“法师你真的是不自量力,你怎么能跟政府,跟这些大资本家叫板呢?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但智实法师说什么?——“我固然知道这个事是办不成的,我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让后人知道大唐有僧尔。”大家听一下,这话讲得,真是让人服气啊!
再就是契嵩禅师护教的案例。想当年儒家以文排佛,大儒之士写了很多的文章来辟佛,最著名的人物有中唐的韩愈,还有像白居易、韩琦、欧阳修等人一开始都不信佛的。宋仁宗明道年间的时候,文学界就兴起了古文运动,也都是学习韩愈辟佛。
但是契嵩禅师是不是因为这些宰相太守之类的达官贵人排斥佛教就认怂了?按现代的说法是很多的中央领导、部级干部排佛,是不是禅师就不管了?不是的,契嵩禅师知道后,就奋笔疾书,写成《辅教篇》阐明儒家思想实质,光显佛教真理,反驳欧阳修等人的辟佛之说,并上奏给朝廷,感得宋仁宗和满朝士大夫为之折服,声震一时。厉害吧?这就是古德们的担当的精神,勇猛无畏的精神,值得千秋万代的出家人学习!护法护教是大丈夫行为,不是你好我好的滥好人行为。
还有见月律师护教的案例。想当年流寇作乱,有很多难民就跑到寺庙里赖吃赖喝的,伤害寺庙。见月律师是不是说“哎呀,世间人怎么样都可以,我们对难民要包容”?(要知道那个时候的人已经丧失理智道德,很多人都沦为了匪类。)不是的,见月律师就组织了僧人,宴请这些流寇,并整列严阵,威严不苟。而且见月律师跟他们谈的时候,一边吓唬他们,一边安慰他们,最终镇住了流寇,保住了寺院。
看到大师的智慧了吗?为什么要严阵以待?就是为了显示僧人的威严不可侵犯。为什么又要以智慧软语安慰?这就是慈悲利物,不要搞对立。所以护教是要有勇有谋的,修行人切记不可以一味地慈悲泛滥,也不可以自命清高,把什么都交给护法神,然后跟世人搞对抗,没有慈悲智慧。尤其是教内人士,切不可因为意见不合,知见不同就造谣生事,诬蔑诋毁,极尽丑恶之事。这是极其愚蠢和下劣的行为,这并不是在护教,这是人我斗争,破坏佛教的行为。
还有虚云老和尚和倓虚老法师,你们读读他们的传记就知道了——《虚云和尚年谱》和《影尘回忆录》。两位大德为了建寺,为了护法护教,真是多方周旋,鞠躬尽瘁。如果你们看完二位大师的传记,不能够感动得痛哭流涕,说明你的心还没有深入地觉照,根本体会不到其中的心酸苦楚。当然这个也不能怪大家,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真实地置身其中,或者饱受苦难,是非常难以体会到祖师们那种为法忘身的心,体会不到祖师们为了保住这一顶袈裟、僧人形象,最后一点的声嘶力竭的,体会不到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所受尽的屈辱的。
而我作为一个小和尚,无德无能,却受这么多长辈的一个礼拜。而我又算老几?有多大的功德?给人多大恩惠?难道我像菩萨一样广度众生了吗?人家念念我的名号,就能像念观世音菩萨一样,解决一切苦难了吗?实际是不可能的,或许可能的是,越念我的名号会越烦,对不对?而我之所以还能受人恭敬,受人礼拜,这一切不都是佛陀和三宝的威德吗?我想很多出家人都是如此吧。而如果我们没有感恩之心,不能发起勇猛的心来护法护教——这不是就是佛门的不肖子孙吗?
可能我这些话有些激动,不应该去要求别人,但是我也是实在难以抑制这种心情啊。看看佛教几十年来的发展,可以说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整体素质也是每况愈下,尤其是作为受学佛法,歆慕祖德,深受教化的年轻僧人来说,实在是感到痛心啊!
(二)护法护教做不好,佛教就会灭亡
再往下看,“护法护教做不好,佛教就会灭亡”。
我们要知道,佛教在印度的灭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没有重视护法护教的研究,当外道灭佛的时候,没有做出积极地反应(当然其中肯定也有众生共业的问题)。你看昨天裴老师也分享了,主要原因是僧人都在内部讨论、学习义学,曲高而和寡了,没有走群众路线。这样四众弟子的觉醒不够,不能像涅槃经中所讲的那样,如法的处理佛教所面临的危机,那么佛教的命运就很危险了。
人生总有一死,大部分人为了无始劫来的各种颠倒,被人害死,无聊的死去,生重病死去,各种原因死去,都是毫无意义;这一世难得有一次为护教做点贡献的机会了,难道你还不把握?当然后面我还会提到有德国王的光辉事迹。佛门的牺牲,不是让你像一些外道一样,为了传教,为了利益而去杀害异教徒,杀害不同信仰的人,而是要说当佛教面临不法侵害时,你要敢于担当,勇于献身。
不要什么事都推给因果,这是对因果法的误解。因果在没有成熟以前都是不断在改变的,而你消极对待的话,那就是只能得到消极的果报,而你如果积极改变,如理对治的话,一切都会越来越好。你如果实在是不喜欢参禅打坐,也过不了出家人的生活,那么我劝你就学好教理,到健身房里把身体练得棒棒的,把脸皮练得厚厚的,跟城墙一样厚,不怕打,不怕骂,来帮助弘法的善知识们维护圣教。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讲的是维护整体佛教,维护所有的僧人,维护善知识,而不是维护某个人。我以前讲法的时候,非常严肃地提过,我也给弟子们非常严肃地提过,以后如果有个人跳出来骂雪相,你们一定要先听一下他批评得对不对。如果讲得对,有佛经祖论作为依据,那么就不要跟人家争辩,别人帮我们指出错误这是很好的,即使他的态度恶劣,那我们也要如法改正;如果讲得不对,也不要跟人家生气,把事实的真相告诉他就好;如果是个无理取闹的人,就根据实际情况,或折或摄,但都不用生气。
不过你即使生气也是正常的,为什么?因为师父对你有恩德,你认为师父非常重要,所以遇到别人批评自己的师父,有些情绪是正常的。但是我们既然是佛的弟子,那么就不能被情绪所控制,不能儿女情长,一切的依止还是要回归到佛法上来,必须要如理抉择,不可盲目护师。
当然,师父还不是佛,还没有断证圆满,即使有一些不太好的地方,也在所难免,但只要是根本知见没错,还是有道德有慈悲的修行人,那还是要好好维护,并尽量去帮师父处理各种麻烦。最好还要在合适的机缘,柔和善顺地规劝师父,要依法依律而行。当然,这个是要有智慧的,否则你的大部分劝谏,有可能只是在自以为是,在不断触恼善知识而已。这个的罪过是很大的,这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1. 约护法而言
(1)如理阐释正法,建立正法,辩邪显正两手抓
约护法而言,就是如理阐释正法,建立正法,辩邪显正两手抓。有人认为显正了,自然就可以辩邪,其实这是不全面的。上面我提过了,从如来到祖师,都是积极破斥邪说的,当然,也会积极显正,这是两条并行路线,都不能偏废。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积极辩邪,就非议只做显正工作的;也不能因为自己显正,就自命清高,讥嫌别人辩邪的事业。现在这个时代,斗诤严重,很多人学少为足,自以为是,就喜欢批评他所不了解的,而且时常打着某个宗派的旗号,以正统自居,去自赞毁他,甚至引起汉藏南三传佛教的互相攻佞,实在罪过无边!这都是因为弘法者气量太小,学法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对显密性相没有融会贯通导致的。
看看汉地古代的大祖师,如永明延寿大师、四明知礼大师,看看他们著作和行持,我们也可以说他们都是显密融通的大修行人,绝不会固泥于参禅的人不可以念佛持咒,修止观的不可以涉及密法一样。两位大师平常都在修持《妙法莲华经》,也都念密咒。尤其是永明延寿大师,什么秽迹金刚咒、文殊心咒、大悲咒、佛顶金轮真言、往生咒等等,每日持诵不下几十种咒语。大师作为禅宗的祖师,有如此的示现,真是非常不可思议,这才是真禅师的行持啊。
所以佛弟子,切不可画地自限。只要是佛的法,任何宗派都可以行持,都不能排斥,不论是戒律、佛号、密咒,都可以随缘修持。宗派的传承,其传承根本是祖师们开悟佛心,证入实相的心法和所建立的教观体系;而其修行方式,可以依此理论基础为依据,随缘念佛、持咒、拜忏、诵经等等。除了一些专属于自宗的法门特色的修持,其他的四种三昧——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显密仪轨等,任何宗派都可以行持,也都有在修持的。而天台宗的祖师中,因参禅、拜忏、诵经、讲经而得三昧者,见十方诸佛者,明佛心宗者都有。虽然行门各异,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对大乘圆顿止观和三谛圆融的实相妙理的信受和传承,这个大家一定要理解。
如果是为了辨别邪正,守护正法而破斥邪说,这是极好的发心;但如果因为少学无知,而轻言宗派和显密的过失——尤其是汉地法师轻言藏密之方便,藏传堪布轻视汉传宗教之殊胜,那么这个罪过都是极为严重的。一旦造下了,日后知非,再忏悔的时候,会非常麻烦,因为谤法的影响是不可轻视的,一则断人善根,二是自毁大乘,这是无间地狱的罪业。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学法的过程,要多闻多学,少说少批,千万不要一听到某人说的法貌似有道理就相信了。我们佛弟子一定要依佛说,不要依某人说;要依祖师说,不要轻信新创的理论。
第二,面对相似法和邪法不努力辨析,不及时辨析,等他们形成势力了,就很难破除,就会伤害佛教,伤害众生的法身慧命,甚至是取代正法。
而相似佛法是什么呢?就是说他貌似还在讲佛教的东西,而其实他已经是曲解佛意、偷换概念了,这个叫相似佛法,也就是世间人常讲的“挂着羊头卖狗肉”。
而邪法就是说已经不信因果了,说行淫也可以成佛了,说吃屎喝尿也可以成佛了,就是各种奇门怪谈都出来了。然后他还有一个非常完整的理论,还有一些鬼神的感应,让你感应一下,蛊惑人心,这就是楞严经中所讲的五十种阴魔的伎俩,大家可以深入学习了解。
大家要记住,看一个弘法者是不是善知识,有没有搞个人崇拜,你就多观察一下他的弘法体系和所学内容就知道了——如果他只要求你看他们体系内的东西,看他所阐释的法义,那么这个就很危险;真正的弘法者,有广博的气象才好,应该要鼓励弟子向历代祖师学习,要博学多闻才可以。
我也常跟弟子们讲,如果是当代非常优秀的法师,只要没有根本的邪见,大家都是可以参学的。我也会经常转载一些法师大德们写的优秀论文,还有转播一些很好的讲座,以供大家去学习。还有就是法海广大呀,若无体系则漫无所行;或者呢?权实难辨,一脚深一脚浅的;要么就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这山望着那山高,终而一无所成;或者就会多走很多弯路,甚至一生都在自己的见思分别里,说食数宝,难以把握法门精髓,难以开佛智眼啊。所以,你要想以最快的方式一门深入,速得成佛的秘诀,那么最好就要归心一宗,跟随过来人的脚步,借鉴成就者的经验。而我一开始的学法过程是师承天台,学习天台,而且也是非常信受天台妙理,所以我希望跟我学法的人,都能以智者大师的教观体系为修行指南。
如果佛弟子不去合理的阐释,佛教的经论就会被恶意阐释,就会出现很多相似法,如同净空法师、印广法师一样。尤其是净空法师的影响力,那真是遍及全国,甚至是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影响力。而净空法师是怎样占领信仰阵地的?就是几十年的讲经弘法,积极传教。所以说,懂得正法的法师不去好好诠释,不去积极弘法,那么喜欢讲法的愚师、邪师所讲的相似法、邪法,就会充斥寰宇。信众们先入为主以后,就会以邪为正,以正为邪了。最后正法成了末流,邪说成了主流,那就完蛋了。
净空法师几十年的耕耘,印顺法师几十年的著作,一个占领了普罗大众基础阶层的信仰阵地,一个是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力,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两面夹击,把我们传扬正法的群众路线给截断了,把我们的精英路线也给祸乱了。而之所以他们能够得逞,就是因为当他们的邪说初露端倪的时候,并没有引起教界的警惕,很多人不以为然,甚至有些法师还被他们世俗的名气所震慑,说一些似是而非的客套话,这样慢慢地他们就越来越肆无忌惮,邪说的影响力也就逐渐渗透到方方面面了。这都是不破邪,或者说不积极破邪的一个后果。
所以说如理辩邪,破斥邪说的工作重不重要?——非常重要!因为有些东西相似于正法,一般信众不了解,就容易受到蛊惑。这时就需要有正法眼的智慧勇士去把它鉴别出来,告诉大家这是“李鬼”,要如理破斥,告诉大家不要上当。
而你看,现在世间人造的一些假钞,还有一些伪章,都是很高级的,虽然人们有很多的真钞捏在手里,但面对这些冒牌货,有些老百姓还是分辨不出来,那更何况是闻所未闻的微妙佛法呢?普通信众初入佛门,一接触到这些迷惑性极强的相似邪说,那是完全无法分辨的。这就是非常需要有明眼人指出来,并强力破斥的,这样大家才能了解。
我记得在2016年的时候,索达吉堪布就受了某位老法师的蛊惑,想要发心有计划地来复兴汉传佛教,乃至是八大宗派。那时候有些人调侃索达吉堪布,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索八宗”。而索达吉堪布,第一步就是从修改汉地一直传承的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妙法莲华经》,来开始“振兴汉地教法”。虽然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这个版本历来也有增减,但都是拾遗补缺,而且都被汉地各个宗派四众弟子所公认,一直以来也没有人有非议。但是索达吉堪布开讲之初,就不满意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他自己就根据不同译本,调整品次,删添经文。
堪布自己会集就会集吧,但他还是署名鸠摩罗什大师,并广泛印刷传播,于是就引起了汉地法师们的不满,从而拉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护法行为。从《妙法莲华经》,到《金刚经》,到《中论》等等,很多法师都对他的翻译和讲解做了破斥。
其实汉藏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一位法师或者堪布或许对自己所传承的教理体系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但不一定就对天台、华严、唯识、禅宗、唐密、藏密都非常了解。如果一位法师对自己所传承的教理体系有非常完整的把握,又有充分的理解和见地,那他就非常了不起了,足可以撑起一个宗派。但是如果还想对汉地八宗,显密教法都有一个非常完整的把握,那这就不是一般资质的人所能为之的了,我们说也就是像八宗共祖——龙树菩萨一样的大德,才可以说完全掌握并了解。所以,当时这个事件一出来以后,汉传佛教界的法师们是比较争气的,立马就撰文护法,而且还是中青年居多,而且还能做到有礼有节,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事情。
(2)护法护教须及时、须拣择
我们要了解这个时代信息的时效性。这个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而且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是论分钟、论秒来计算的。一个信息发出去后,几分钟内就能传遍全世界。当今世界,在经济带领的全球化浪潮下,信息也是全球化,信仰也是全球化,意识形态也是全球化。
所以,我们佛教徒一定要了解思想的阵地,信仰的阵地,舆论的阵地,意识形态的阵地。如果你不能觉醒,佛教很快就会被甩出了十八条街外,就成为一个末流。所以佛教需要全方位开花,每个人在各自的领域,不论是传媒音像、商业文娱、音乐艺术——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都需要发光发热,为佛教的传播,各显神通,这就是在护持佛教。
佛陀没有规定所有的人都必须要出家,而是说适合出家的出家,适合在家的在家,每个人的职责不一样,各个方面的工作都需要有人去做。但是我们也要认清自己,只有圣者菩萨们比较适合在家,初发心的凡夫,烦恼重、习气重,出家比较合适。而没有机缘出家的,或者有特殊机缘必须在家的,那么就在家尽力地护持佛教,传播佛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当一种邪说产生的时候,只要能及时地进行破斥,就会对邪说制造者形成震慑,打掉他们的幻想。而且把道理讲清楚了,周围的人就都明白了,这样就不会产生的广泛而不良的影响。
还有像印顺印广等人的邪见,对很多人的影响已经非常深了。我们就更需要不断破斥,这样很多不明事理的人就会明白了,后来人也会注意到这方面的批评,明白了他们讲法的一些错谬之处。这样就会对后来人有一种很大的帮助,在抉择是否依止学习的时候有了一种参考。
但你要知道,我们在破斥一些老法师的邪说时,是没有奢望他深度的邪粉可以转邪归正的,因为他们已经丧失了理智,只会盲目地凭着感情护持。我们如法破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那些中毒浅的人醒过来,让那些没中毒的人看明白,这是最重要的一种现实意义。
如果不知道拣择,就想盲目地度人,是非常危险的。就像是一个普通的法师,非要到中东伊斯兰国弘扬佛法一样,那么去了就只能被人打死了。因为那里众生的善根机缘非常不成熟,而且他们非常严重地执持自己的信仰,如果没有大菩萨的智慧神通,就去盲目地度化他们,是非常危险的。而圣者们度众生他也是要看这个地方有没有这个气象,就像达摩祖师最早来中国的时候,也是看到“此土有大乘气象”。
所以辩邪者必须要有一种总体的抉择才可以,碰到邪说不可以不说,也不可以非要一下子把他的粉丝都转过来,不要去跟人较真,而是要有礼有节地讲道理,并广泛地传播,让参与者,让后来人都要看到。
就像昨天居士提的那个问题一样,要着急把身边的人全度了,这往往是自寻烦恼而已。因为他不了解每个人的善根因缘是不是成熟,自己又没有能力,也没有修为,那你怎么度?所以初学佛者,修好自己是最关键的。
如果身边的人信邪,诽谤三宝,那更要做好自己,尽量地不去触恼别人才好。要想真正利益到他们的话,那就多为他们修法回向,多以他们的名义,造佛塔、佛像、供养三宝、修建寺庙才好。就好比你生了一个儿子是个白痴,他也赚不了钱,怎么办?那你在他病没好之前,先赚点钱养着他可以吧?同样的道理,身边的人信邪,一时难以扭转,你就可以先用大乘功德的资粮回向给他,所有造佛塔造佛经的功德都以他的名义去造,当他善根慢慢成熟了,有一天佛性就会豁然显发,舍邪归正了。
2. 约护教而言
约护教而言,很多人都比较麻木。一些佛教徒都是好商量的,但大多是滥好人,在某些方面是助长了恶人的嚣张气焰,佛弟子要敢于向侮辱佛教的行为说“不”,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佛教的声誉。
前面提过那烂陀寺的毁灭,虽然寺院是被外道驱逐毁灭,但根本原因还是自身的守卫意识不强。
第二点就是佛教的公共美誉度对新时代僧团的建设,对信教群众的接引有极大的作用,刚才我也分析了。
第三,古代的护教大德都是用生命在跟外道辩论,慧思大师等人这都是被人屡次下毒的。
第四,这个时代是提倡互联网+,这个世界因互联网而变得非常小,经济因为互联网而腾飞。网络谣言同是这样,同样会腾飞,如果不及时制止就会传遍天下,一不小心就会满盘皆输。所以说,这个时代等不起,我们佛弟子一定要认识到这个时代的特殊性。完全不是说我们自己解脱,自己清净就结束了,因为当佛教的话语权被别人夺去的时候,正信的佛弟子和僧人们,就被孤立了。
所以,当大家遇到针对佛教的负面宣传,要积极维护,要申明道理。如果自己没有能力,那么看到别人破斥邪说的文章就要积极转发;看到别人护教的行为,就随喜赞叹。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舆论力量,也会为出力的增强信心。
有时候,我会被一些亲朋好友拉进各种与佛法无关的群里,但是呢我也不会嗔恨他们,你把我拖进去,那我也做广告,所以我就不定时的转发一些佛教启蒙开示、因果报应故事一类的。如果是生意人的群,我就转发经商之道一类的开示(《浅谈经商之道》)。如果碰到一些养生的群,我就发一些对养生之道的开示,这样慢慢就给他们种下善根了。
还有关于宣传的工作是很需要创新的。像大众阅藏的杨老师,他发帖时总是起一些很有意思的标题,很多人一看到那个标题很新颖,就点进去看了,由此就可以获得阅读学习的机会了。但也不能做标题党,为了博人眼球,题目与内容出入太大,或者纯是一种噱头,那样时间长了,就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了。
(三)小结
好,不多讲了,我们看这个小结:大乘弘法师,应该像共产党治疗腐败一样,老虎苍蝇一起打,不论是低级的邪说还是高级的,只要是邪见就不能轻易放过,看见一条破斥一条。因为邪见不在大小,只要是偏了,对众生的伤害都是很大的,所获得的果报也是偏邪的。正所谓“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还有低级的邪见,也会有高级的知识分子参与,最著名的就是李洪志。高级的邪见也会影响初学佛的人:有人读完印顺的著作,佛也不念了,他们相信了印顺的邪说,认为“阿弥陀佛就是太阳神”,所以就不念佛了。印顺一句话,比历代祖师们所有的修证经验都有效,这些人的智慧和善根也是太浅!这就叫高级的邪见也会影响初级的人。
要知道,佛弟子只要不信阿弥陀佛的,都是智商有问题的。(这个是对教内人士说的。历代祖师和各种传记、史料都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往生极乐世界一事绝非虚说。如果我们不相信实证者的经验,而是轻信现代人所谓的逻辑考证,对一个佛弟子来说,确实是智商有问题。)我们历代祖师都已经做了先例了,都有这么多公案,你能说整个一部佛教史,所有的高僧传记全是造假?这是无稽之谈。但他们竟然能相信印顺的怪论,你说怪不怪?
所以我们不应该以一种高姿态的面貌而清净自活,应该有大菩萨的担当精神,破邪显正两手抓,悲智双运、广设方便,努力弘法护教。
空说无凭,看看佛在经中讲的。“善男子!有三十二法,向菩提心而得增长”。就是说你的菩提心怎么能增长呢?其中第二十一条佛就说了,为了护法,不惜身命。比如刚才我在讲护法护教的内容时,大家是不是热血沸腾?我注意到有的人眼眶都湿了。看到了吗?当你在宣讲正法的时候,在发心护法的时候,勇猛心就生起来了,菩提心就增长了。并且还会引发我们为了正法,为了众生的慧命,为了成佛而不懈努力的信心!
《大般涅槃经》云:“我涅槃已,随其方面有持戒比丘,威仪具足护持正法。见坏法者,即能驱遣呵责征治,当知是人得福无量……持法比丘亦复如是,见有破戒坏正法者,(“持法比丘”哦,也是个比丘,见到破戒坏正法者,)即应驱遣呵责举处。”“若善比丘见坏法者,置不呵责驱遣举处,当知是人佛法中怨”。“善比丘”——我是一个善比丘,但是我见到邪见,见到坏法的,我不说,我自命清高,佛怎么说?佛说这种人是佛法中的怨贼。反之,若能驱遣呵责,则是我真声闻弟子。你能够驱遣呵责,你荷担如来家业,你敢于破斥邪说,这才是佛真正的弟子。
所以,大家看看现在佛教界护法护教的氛围,“佛法中怨”多不多,佛教的权益被商人、某些地方政府、外道等不断压制,不断侵害,但是无人敢发言,或者极少发言,更不要说真实的抗议活动,依法维权,或者上谏中央。
看看我们慧思大师说的:“若有菩萨行世俗忍,不治恶人,令其长恶败坏正法,此菩萨即是恶魔,非菩萨也”。大师说,如果你是个菩萨,你受了菩萨戒,但是遇到佛法中贼,遇到败坏正法的恶人,而行世俗之忍,这种人其实是恶魔,不是菩萨。为什么呢?“何以故?求世俗忍,不能护法,外虽似忍,纯行魔业。菩萨若修大慈大悲,具足忍辱,建立大乘,及护众生,不得专执世俗忍也。何以故?若有菩萨将护恶人,不能治罚,令其长恶,恼乱善人,败坏正法,此人实非菩萨。外现诈似,常作是言:我行忍辱。其人命终,与诸恶人俱堕地狱。是故不得名为忍辱!”意思很直白,我想大家读完了就应该明白是什么意思。
这就是我来力挺裴先生的一个原因。如果你是佛弟子,但是不治罚恶人,不呵斥恶人,那么恶人长恶,就会恼乱善人。我们看裴老师好不容易去佛学院讲了一堂课,而且讲得这么客观、理性,把整个佛法的概貌给大家分析出来,这是非常伟大的一件事情啊!大家应该互相称赞,互相安慰:“你真了不起啊!”但现在竟然有人还去恶意诋毁谩骂,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如果佛弟子见到这种事情,还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那么这种人就是在纯行魔业,慧思大师说这种人与造恶人,死了以后,俱堕地狱啊。所以说,我们见到恶人败坏佛教,而不治罚呵责,这不是忍辱修得好,这是叫冷漠,没有良心,罔受佛恩,无惭无愧,这个除了没有能力的人,正在闭关修行的人,谁都不可置之不理。
不好意思,这一个小时我才讲一章,我要赶快了哈。讲大道理的我就一笔带过,以后有想了解的,我们再找机会详谈。后续更新的内容,我会发到我的个人公众号“天真妙心”,还有我们发综合信息的公众号“明静讲堂”上,感兴趣可以去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