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三、彼应如何依师之理
分二:一、说具相者应须依师之理而连接上下文 二、真实宣说依止轨理
【第三,彼应如何依师轨理者。】
壬一、说具相者应须依师之理而连接上下文
【如是若自具足器相,应善观察尊重具否如前说相,应于具相受取法益。】
如是,若自己已具足法器德相,则应当善为观察师长是否具足前述德相,应于具相师长之前受取法益。
【是复有二传记不同,谓善知识敦巴与桑朴瓦。】
此又有二种不同传记,即善知识仲敦巴和桑朴瓦依止上师的传记。
【桑朴瓦者,尊重繁多,凡有讲说,即从听闻。自康来时,途中有一邬波索迦说法而住,亦从听闻。徒众白曰:“从彼听闻,退自威仪。”答云:“汝莫作是言,我得二益。”】
桑朴瓦有许多位上师,凡有人说法,他就前去听闻。有一次,他从康区返回时,途中遇到一位居士正在说法,他也前去听闻。
弟子们说:“从他听法,有损自己威仪。”
桑朴瓦答:“切莫这么说,此次闻法我获得二种利益。”
“二种利益”可理解为听闻利益和随喜利益。
【善知识敦巴者,尊重鲜少,数未过五。】
相对而言,善知识仲敦巴依止的上师非常少,数量不超过五位。分别是:授居士戒的上师、教他念书的上师、舍准大师、班智达弥底、阿底峡尊者。除了在舍准大师前听受了有关法相的经论外,在其中三位上师前,仅听受过一二次经教,主要是依止阿底峡尊者。
【博朵瓦与公巴仁勤喇嘛共相议论彼二谁善,谓于未修心易见师过起不信时,善知识敦巴轨理善美,应如是行。现见此说极为谛实,应如是学。】
有一次,博朵瓦和公巴仁勤在一起谈论上述两种依师轨理以何者为好时,他们说:在尚未修心、容易见师长过失而退失信心期间,善知识仲敦巴的依师轨理为善妙,应如是而做。现见这一说法相当真实,要按这样学。
归纳:
在尚未修好自心时,容易见师长过失而退失信心,因此依止师长以少为好。
霞惹瓦大师曾说:“现在所有学法者都说,某处有人传法,我们都到他那里去吧!可是仲敦巴尊者师徒的宗风不是这样的。仲敦巴一生只依止过五位上师……,以善知识博朵瓦来说,他也仅依止过(四位上师)……,说到我自己也是依止甘丹三昆仲,而此中主要是依止博朵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