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结语

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根本无明障覆本性,不明世间真相,不知生死根本。故而一生之中浑浑噩噩,颠倒迷惑,随贪嗔烦恼,造种种恶业,辗转轮回于六道之中,受苦无量,难得解脱。于是大觉慈尊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来此世界示现成佛,广说妙法,普度众生。

世尊授记云: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然芸芸众生智慧暗昧,于诸邪魔亦不能辨别。吾也每每见有诸多在家白衣,及出家沙门,妄称仙佛,接引徒众,颠倒黑白,以盲导盲。甚至诽谤清净僧宝,或言其种种过失。殊不知,此皆是魔王眷属,所行之事,尽是毁灭佛法,断人慧命。

佛法大海,广博无涯,若非深入经藏,善师提携,自己忙修瞎练,更是极易出错。初学之人,当万缘放下,次第修学,长久熏修,长养道德,切莫因一时名闻利养,而随意弘法。正如五祖教诫六祖云:“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六祖云:“如是如是。”故六祖隐于猎人队十几年,至后机缘成熟,才开始弘法。可见即使深得佛法奥义之祖师,弘法尚待机缘,否则不但听者难得利益,讲的人也只是徒费一番辛苦罢了。

古师亦有因一字之差,而堕落野狐身不得出离,后遇善知识开示方得超脱者。此乃出家专修佛法之沙门,尚都有如此过失,况初学佛法之白衣,怎能不倍加谨慎。

野狐禅公案:百丈禅师每日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并随众散去。有一日却站着不去,师乃问:“立者何人?”老人云:“我于五百年前曾住此山。有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我说不落因果。结果堕在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

师云:“汝但问。”

老人便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

师云:“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告辞师云:“我已免脱野狐身,住在山后,乞师依亡僧礼烧送。”

次日,百丈禅师令众僧到后山找亡僧,众人不解。师带众人在山后大盘石上,找到一只已死的黑毛大狐狸。斋后,按送亡僧礼火化。

须知即使是出家人,要没个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修学,没有法师大德的印证都不可随意弘法,否则一句话说错,都可给自他招来极重苦果。故而劝诸学人,当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入经藏,广学多闻,并虔诚祈祷观世音菩萨加持,日日礼拜,愿菩萨慈悲引荐一真正有修有证之善师方好,否则宁愿受苦,也莫要认错善知识。正如古德所云:宁可千劫不悟,不愿一朝错路。因为一但亡失正见,想再回头,实在难矣,难矣!

今为诸初学推荐一位真正的善知识,那就是民国时期的印光法师,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这是离我们最近,而且是有修有证的大德善知识。印光法师得文字三昧、儒释道皆可通晓,见解独到完备,圆满透彻。临命终时,预知时至,念佛往生,荼毗后拣出之舍利,晶莹剔透,光彩夺目。而且所写之《文钞》,法理透彻清晰,文字通俗易懂,上至等觉大士,下至少年、愚夫,皆能得益。而且不论出世之成佛妙法,还是妇人生孩子、父母教导子女之良方,皆有详细开示。此《文钞》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法宝,末法时代的明灯,生死苦海的舟航,三界火宅的清凉池,这是再怎么赞叹也赞之不尽的。

故有志之士,当把《印光法师文钞》,细心阅读,今生必能受益无穷。假使有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咨询真正明理之人,并按照上面说的去做,继而再推荐给有缘人看,印书流通,赠与亲朋好友。如此而为,则必可趋吉避凶,受益终生,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从此永不再受轮回之苦尔。(若想总体观瞻佛法奥妙,可将民国时代虚云老和尚,太虚法师,弘一法师,谛闲法师等著作,一起研学则为最妙。)

明静讲堂(网络共修讲堂)

微信公众号:明静讲堂

讲堂公众号二维码

明静讲堂是雪相法建立的网络学修平台。讲堂内所讲所学,以三藏十二部经典为所学处,历代祖师为善知识,天台宗理论为依止。所有学习内容,将由指导法师推荐历代祖师大德之典籍为准要,以《佛教修学次第推荐及注意事项》所列之提纲为教材,共同修学佛法,护持佛教,普利一切众生同成正觉。

雪相法师网络弘法平台

新浪微博:四生道人 QQ号:635374166

雪相法师专用公众号:天真妙心

天真妙心二维码

有关雪相法师文集、影音资料等,网络关键词:雪相法师、四生道人、安稳僧、天真妙心、安稳文集、四生语录、四生法音。

此书为明静讲堂内部学习资料,后期或会更新调整。若有需要者,请与QQ1574914389、635374166,手机号:13706549768、18206309021联系,索取最新电子档;或进入网站三学藏(sanxuezang.com)搜索下载。

读奉经文应注意

佛经安置须知

1.经典应放在其他书籍的上面,经书有它的层次,由上而下依次为:原文经典、经典注释、一般佛学名相常识、课诵等佛学书籍、圣者言论集、教育性书籍、一般性书籍。

2.经书应恭敬放于清净高处,不可随意扔放床上、座椅上等不净处。

3.如手捧或装于口袋携带时,不得低于腰部,不可挟腋下。男居士更不可将佛书卷起放入裤袋中,女居士不可将佛书塞入女用皮包中,女用皮包杂物太多,此皆不如法。小本佛经只宜放入上衣口袋,否则犯失敬意。虽细微小节,也不可不知,知即改正,不应再犯。

4.不得口吹经上灰尘,应以专用净布拭去。

5.不可在经典所在的地方,有种种污秽行为。

6.凡经书等法宝阅毕,可辗转流通,赠送其他莲友,不可任意烧毁或丢弃。

读诵佛经须知

1.经典乃三世诸佛之师、如来法身舍利,亦当作真佛看,不可作纸墨等看。礼诵持念,种种修持,皆当以诚敬为主。

2.必须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凡情妄想,卜度思量,将见亵慢之罪。

3.不可以口水沾指翻经页。

4.不可躺着看经书,更不可以污手触经。

5.经书上不可涂写。不得一边谈说杂话、吃东西,一边看经书。其他经论善书亦复如是。

6.中断不看时,应夹放纸条做记号。不可折页、折角,或经书面朝下,作“人”字形搁置。

7.不可在洗手间内看经。

8.若自己有数本相同的经书,可以广为流传。务须告知对方应当十分尊重恭敬,方可予以恭请,则功德无量。

佛经破损处理方法

1.佛经是法宝,为众生离苦的指南,应尊重恭敬。若有破损,应速修补,经典所在之处皆有龙天护佑,若任其损坏废置,罪过无量。

2.以前请到过一些印刷不精美的经书,或有缺字、漏字的情况,后来又请到了精美的经书;您可以把前者的错别字找出来,用不干胶、计时贴等修正过来,以后再结缘给需要的莲友。

3.对破损比较严重,无法修复的经书或者错误比较多的经书,可以焚化,但不可以作一般字纸化,须另设化器,严加防守,不使灰飞它处。以其灰取而装于极密致之布袋中,又加以净沙或净石,俾入水即沉,不致漂于两岸。有过海者,到深处投之海中,或大江深处则可,小沟小河断不可投。如是行者,是为如法。

果能依如上所说而行者,无论奉持经书、恭诵经书、助印佛书乃至佛像,均能培植福慧资粮,增长菩提善根,以期于此生中,径证佛果,不退成佛。

第九章 结语 - 图3

本讲堂仅编订电子档,以供内部参考,个人需要者,请自行打印。

重订日期:

201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