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念佛的功德利益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拿摩,亦有译作“南谟”、“那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命。常用于佛菩萨名号或经题之前,表示对三宝的归命礼敬。
“阿弥陀”译云无量寿;经云: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又译无量光;经云: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实则弥陀非但光寿无量,而智慧神通功德,一一皆无量也。弥陀因中,为大国王;闻世自在王佛说法,即捐王位,发心出家,名曰法藏比丘。对佛发四十八愿,庄严极乐依正二报。第十二愿云: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第十三愿云: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行满果圆,随愿所成,故光明寿命,悉皆无量。此约事相而论,若约理性:弥陀法身理体,常住不变,即无量寿义。弥陀根本实智,遍照法界,即无量光义。极乐净土,即众生唯心之净土;弥陀如来,亦众生自性之弥陀。果明此理,则亲见弥陀矣。
“佛”,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大智度论》二曰:“佛陀,秦言知者,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佛陀。”
“阿弥陀佛”,梵文写法: 读音:Amitābha,《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中曰:“佛称誉阿弥陀佛光明极善,阿弥陀佛光明极善,善中明好,甚快无比,绝殊无极也。阿弥陀佛光明,清洁无瑕秽,无缺减也。阿弥陀佛光明姝好,胜于日月之明百千亿万倍,诸佛光明中之极明也,光明中之极好也,光明中之极雄杰也,光明中之快善也,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光明中之最明无极也。焰照诸无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常大明。
“诸有人民,蜎飞蠕动之类,莫不见阿弥陀佛光明也。见者莫不慈心欢喜者。世间诸有淫泆嗔怒愚痴者,见阿弥陀佛光明,莫不作善也。诸在泥犁禽兽薜荔,考掠勤苦之处,见阿弥陀佛光明至,皆休止不复治,死后莫不得解脱忧苦者也。阿弥陀佛光明,名闻八方上下,无穷无极。无央数诸佛国,诸天人民,莫不闻知,闻知者莫不度脱也。
“佛言,不独我称誉阿弥陀佛光明也,八方上下,无央数佛,辟支佛菩萨阿罗汉,所称誉皆如是。佛言,其有人民,善男子善女人,闻阿弥陀佛声,称誉光明,朝暮常称誉其光明好,至心不断绝,在心所愿,往生阿弥陀佛国,可得为众菩萨阿罗汉所尊敬。”
善导大师《观经疏》一曰:“言南无者即是归命,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观无量寿经》曰:“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万世出世妙道,成佛作祖正因,是三界人天眼目,是明心见性慧灯,是破地狱猛将,斩群邪宝剑,五千大藏骨髓,八万总持要门,十方虚空无际,广大一性圆明,开黑暗慧灯,脱生死良方,渡苦海舟航,出三界径路,是本性弥陀,唯心净土,即是本师,即是化佛,最尊最上妙门,无量无边功德。
念佛现世获得的十种殊胜功德
昌臻法师
一句佛名,是万种功德的结晶,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漫漫长夜里的明灯。尤其是末法时期的众生,人根陋劣,退缘很多。正如《大宝积经》所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证道果),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当代高僧道源法师也说:“末法时代的众生,非念佛无以了生死,非念佛无以度有情。”(道源法师《弥陀经讲录》)说明念佛法门是未法众生的对症良药。
有人以为,念佛法门是老年人修的,是消积送死的,是临终用的。这些都是片面、错误的理解。本来我们自心就是佛,念佛是念心,就是“是心作佛”。“持佛号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佛心)。”可见,一句佛号,就能了脱生死,出离轮回,往生净土,圆证菩提,实在是捷径中的捷径。还有一点必须明确,念佛不只是临终得大利益,生前就得大利益。印光大师说,一切事都可以念佛求成就,除了做坏事以外。本文所列举的念佛现世获得的十种殊胜功德,概括得比较全面。这些都是佛陀亲口开示,从中摘录出来的。佛无妄语,千万不要怀疑!为便于初机阅读,谨作肤浅解释。如有不当,敬祈指正。
1.常得一切天神隐形守护
天道中的一切天神,都尊重佛法。我们念佛的功德,必然感动天神,欢喜赞叹,冥冥中加以保护。因此,念佛的人,不求消灾免难,自然消灾免难;不求家庭平安,家庭自然平安。这对念佛的人说,不过是现世获得的小利益。对天神说,也是积累功德,双方均有利益。
2.常得一切菩萨常随守护
菩萨的任务,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所以时常分身无量,游化十方,普度有缘。念佛众生和诸佛菩萨有缘,众生在生死苦海中,一心称名,是向佛菩萨发出的呼救声。所以古德说:“生死海中,念佛第一”。称名求救是因,菩萨寻声救苦是缘,因缘和合,感应道交,自然逄凶化吉,离苦得乐,这就是果。古今以来,许多有缘众生,由于遭受厄运苦恼而称名号,由于称念名号而转危为安,也由于获得念佛的利益,而生信发愿,求生净土,见佛闻法。“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这是菩萨化度众生的善巧方便。
3.常得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
常得诸佛护念(护,保护;念,惦念)。《阿弥陀经》说:“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念佛的人,受到一切诸佛的保护和惦念,由于诸佛保护和惦念的力量不可思议,所以他们修行的心,能永不退转,直到得着佛的智慧——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照这样说,就算这一世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但既已种下善根,就不会退转,一定有一天会往生净土,见佛闻法。
阿弥陀佛放光摄受:阿弥陀佛,又号无量光佛。佛的智慧之光,横遍十方,超越空间。佛的光明比太阳的光大千亿倍,太阳的光,一道墙便隔断了。佛的光明无所不照,任何东西也阻隔不了。“阿弥陀”是无量光寿,是佛的法身,也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念佛的人,业障消除,身心清净;心头清净,即心是佛。也就是“妄去真显”的道理。
4.念佛之人,光明烛(照)身,四十里之遥(远)一切恶鬼,皆不能害;一切蛇龙毒药,悉皆不受。
人人本具的常住真心,像一面大圆镜,能照天照地,具有无量光明。但被多生尘垢蒙蔽,晦暗无光。一句佛号,是消除妄念的净化剂,妄念消除,心光显露,身放光明可达四十里之远。这是真实不虚的。《藕益大师文选》记载,安徽桐城县,有甲乙二人,外出经商,后甲病死异乡。乙将他安埋并带回遗物,交给甲妻。甲妻以其夫年轻体健,何以突然死去?怀疑乙谋财害命。乙深感委屈,又无法证明。便去甲坟前痛哭,倾诉冤屈。忽然甲的声音附耳说:“你对我有恩情,我妻冤枉你,我可以附在你的身上,回家去对妻解释清楚。”于是乙便折回。
一路上,甲和他对话,和生前一样。不过只闻其声,不见其形。一次,乙偶然失脚,几乎跌倒。不自觉地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这一下,甲用惊恐的声音在远处说:“你怎么放光吓我?”乙听到念佛会放光,又连念几声佛。这一来,甲的声音距他更远,说:“你念佛时,胸部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我没法靠拢你身边。请你回去告诉我妻,叫她到坟前来,我会向她解释清楚。”乙便照办。通过这件事,使乙深感佛力不可思议,便弃商出家,潜心修行。后来成为一位高僧。
1948年,成都杨昌平居士,一天路经成都东门大桥时,脚下踩着石头几乎跌倒,不觉口中念一声“阿弥陀佛”!当夜做一梦,梦中有五个花枝招展的美貌女子,约他同行,他心动了,便伙同一道行至某街某号,她们进去并向他招手。这时有白胡子老人阻挡他说:“你是念佛人不要去。”他仍然拼命往里面钻时,便突然醒了。杨觉得这梦离奇,次日亲往某街某号,向主人询及昨夜梦中情景。主人说:“并无五个美女前来,只是我家昨夜母狗产下了六只狗仔,有五只雌性的花狗,一只雄性的狗出生便死了。杨听后,吓出一身冷汗。心想如果不是念了一声佛,就变狗去了。以此,他更虔心奉佛并常举此事劝人。以上是范隆奕居士(现年89岁,住乐至报国寺念佛安养院)于1996年亲自听杨所说。
一切妖魔鬼怪,都怕光明,都怕佛名。《普门品》说:假设在三千大千国土中,到处均有夜叉罗刹,想来害人。听见他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时,那些恶鬼,连看都不敢看他,更不可能加害了。一切恶龙毒蛇猛兽,也不会加害。“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急走无边方(迅速逃往远方。)”“沅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燃)。念彼观音力,寻声(闻身)自回去(回避)。”至于毒药,也有明确的开示:“咒沮诸毒药,所欲害身者(想用它害别人),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害人终害己)。”以上都是佛陀亲口宣讲,虽说的是称念观音菩萨名号,其实念阿弥陀佛也是一样。
5.水火冤贼,刀箭牢狱,横死枉生,悉皆不受
五浊恶世的众生,种种厄难苦恼,层出不穷。这里列举水灾、火灾、冤对、强盗、枪炮、(古代的刀箭,就是今天的枪炮,都是杀人的凶器。刀箭之灾,包括战祸在内)牢狱以及遭受横祸冤屈而死或枉堕恶道等。其实,灾难远不止此,不过举这些作为代表罢了。
贪、嗔、痴三毒是万恶的根本,是灾难的根源。念佛的人,念念清除三毒,消除烦恼,不求消灾免难,自然消灾免难于无形。平时能一心称名念佛,到紧急关头,我们自性中的弥陀,自会救护弥陀心中的众生,而使逢凶化吉。如果平时不念佛,到灾难临头时,内心恐慌张惶,六神无主,很难想起念佛。还有,念佛的秘诀就是至诚恭敬。印光大师说:“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必须牢记!
6.先所作业,悉皆消灭。所杀冤命,彼蒙解脱,更无执对。
我们无始劫来,所造恶业,无量无边。如果罪业有形状、体积的话,尽虚空都容纳不了。所以长劫受苦,不能出离。妙空师《持名四十八法》说:“救一时之苦,布施为急;救万劫之苦,念佛为要。”佛经说“至心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对于过去所杀害的冤命,我们应当至诚恳切地称念佛名,解冤消结,使他们能蒙佛慈悲加被,往生善道。自然化仇为恩,转祸为福,无形中消除寻仇报复的恶报。
7.夜梦正直,或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像
梦境是唯心所现。欲念重的人多淫秽梦,嗔心重的人多恐怖梦。念佛的人身心清净,夜眠安稳,不会做恶梦、邪梦。还有上床后,默持佛名或静听念佛磁带,可以养心安神,既能对治失眠,又可消除恶梦。如在梦中,遇到恐怖境相,或出现梦靥时,一称佛名,顿时化为乌有。
老实念佛,绵密用功,妄想逐渐消除,心光逐渐显露。众生心净则见佛,佛无时无处不现身。水清月自见,能够见到阿弥陀佛殊胜的庄严妙相。但是,切不可因此生欢喜心、执着心。这不但无益,反致受害。印光大师说:“近来修行的,多有着魔的事情发生。这都是由躁妄心,急于希望有感通,有胜境出现。应该知道,不要说显现的境界是魔所现,即便是胜妙境界,只要生起一念贪着欢喜之心,就会受到障碍和损害。”
8.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娑婆众生,身为苦本。一生多在惊恐、怨愤、忧愁、痛苦中度过。只有念佛的人,内心清净,一心念佛,随缘消业,不被境转。内心充满法喜,容貌充实光辉,疾病自然消除;健康长寿,不求自得,这只算是念佛的副产品。念佛的人,诸佛欢喜,龙天拥护,善缘增长,所作的事必然吉利。
9.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喜欢、礼拜。
念佛的人,内心清净,和气迎人,广结善缘,助人为乐。孔子说:“敬人者人恒(常)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尊敬别人的人是种善因,人们常常尊敬他是结善果。爱护别人的人是种善因,人们常常爱护他是结善果。)种这样的因,结这样的果。受到人们的恭敬、欢喜、礼拜,这是必然的事。
以上九条,都是念佛现生就获得的大利益。那种认真为念佛是消积等死的,是临终才得用的说法,不攻自破。
10.临命终时,心无怖畏,正念现前,得见阿弥陀佛与诸圣众,持金莲花,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死亡是人生最悲痛的事,也是人人都逃不了的。在临命终时,拥有无上权势的帝王,拥有亿万资财的豪富,和一无所有的叫化子,会完全一样。那时手中的权势和财富,丝毫都帮不了忙。只有念佛的人,这时才能无留恋、无恐怖,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同时,必定蒙佛接引往生莲邦。从此超凡入圣,直至成佛。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中第十九愿是闻名发心愿,第二十愿是临终接引愿。愿文是:“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密,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顷(顷刻之间),即生我刹(国土),作阿惟越致(不退转)菩萨。不得是愿,不取正觉(不能实现此愿,我誓不成佛。)”这是阿弥陀佛对念佛众生作的保证。还用怀疑么?
如上十种利益,经文具载,乃佛金口之所宣也。既是现生、来世皆有利益,然则,世出世间要紧法门,无如念佛者也。但当精进,勿用怀疑!
本文列举的十大利益,都是佛经所载,是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讲的。既然对现生和来世都有利益,那么,无论从世间法或出世间法说,一切法门中,没有比念佛法门更重要的了。
但是念佛法门是“易行难信”之法,不少学佛的人,也并不完全了解,或许还有怀疑。正如明代莲池大师《竹窗随笔》中《念佛不专一》一文所说:“我以前在某寺参学,一天方丈对大众说,中元节将做盂兰盆会,我以为一定要设斋供众,结果并未设供,只是领众念佛三天而已。又某寺当家师遭官府拘捕,寺中首座集众举行佛事,以祈救护。大众以为要诵经持咒;结果只是高声念佛而已。这两件事,皆出于常情意料之外。可见大德们的思想作法,不同凡响,很值得学习。但是今天许多念佛的人,名为专修净土,可是为了求延寿,便诵《药师经》;为了消罪业,便拜《梁皇忏》;为了救厄难,便念消灾咒;为了求智慧,便念观音文。把平时念的佛号放在一边,以为念佛无济于事。
“为什么不想一想: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佛,往生的人也寿命无量,何况求人间百年的寿命呢?《观无量寿佛经》说:‘至心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何况眼前的厄难还不能消除吗?《无量寿经》说:‘我以智慧光,广照无央(无边)界’,念佛的人,弥陀常以智慧之光照其身,何愁没有智慧呢?一句佛号,是阿伽陀药,万病总治,如果你不相信,不肯服,又有什么用呢?”这段重要的开示,今天读起来,仍然具有非常中肯的指导意义。
我们念佛的人,必须深信佛言。“佛言不信,何言可信?”但当精进念佛,切勿丝毫怀疑!疑则自生障碍,断难获得念佛的利益。
佛经祖语开示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云:
1.谨依释迦佛教六部往生经等,显明称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者,现生即得延年转寿,不遭九横之难。
2.又如《十往生经》说,佛告山海慧菩萨及以阿难,若有人,专念西方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我从今已去,常使二十五菩萨影护行者,不令恶鬼恶神恼乱行者,日夜常得安稳,此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
3.又蒙佛与圣众常来护念,既蒙护念,即得延年转寿长命安乐,因缘一一具如《譬喻经》《惟无三昧经》《净度三昧经》等说,此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
《念佛镜》说:《月灯三昧经》云,非但身疮平复,一切病苦痛患,专心念佛病苦总除。故彼经云,若遇垂死重病,苦痛逼迫无可疗治,念佛三昧不舍,一切病苦悉除。
《大悲经》言: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
《观经》言: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涅槃经》言:佛告大王:假令开大库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众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称佛一口,功德过前,不可较量。
《增壹阿含经》言:四事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若有称佛名号,如构牛乳顷,功德过上,不可思议。
《大智度论》云: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满中七宝,奉施于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
善导大师云: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庆文大师云:专称一佛名号,则是具称诸佛名号;功德无量,能灭罪障,能生净土,何必生疑乎!
元照律师云:一乘极唱,终归咸指于乐邦;万行圆修,最胜独推于果号。又云:况我弥陀,以名接物,是以耳闻口诵,无边圣德,揽入识心,永为佛种,顿除亿劫重罪,获证无上菩提。信知非少善根,是多功德也。
戒度法师云:佛名乃是积劫熏修,揽其万德,总彰四字,是故称之,获益非浅。
用钦法师云:今若以我心口,称念一佛名号,则从因至果,无量功德,无不具足。
嘉祥大师云:佛有无量功德,念佛无量功德,故得灭无量罪。
法位大师云:诸佛皆德施名,称名即称德,德能灭罪生福,名亦如是。若信佛名,能生善灭罪,决定无疑;称名往生,此有何惑!
宗晓禅师云:还丹一粒,变铁成金;真理一言,转恶业成善业。
莲池大师云:极乐依正,言佛便周;佛功德海,言佛便周;一切功德,言佛便周。弥陀万德之名:无一愿不包罗,无一行不体备,无一佛不贯彻。弥陀乃万德名号,一名才举,万德齐圆,不期于福,福已备矣。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举其名兮,兼众德而具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余。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优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胜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佛;持名则一日一夜,即佛现前。咒云: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灭五逆等罪;持名则至心念佛一声,即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胜持其他诸咒:专持名号,即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以十念得生,生即不退,威灵不测,大神咒也;一心不乱,断无明,见自性,大明咒也;往生极乐,究竟成佛,无上咒也;证无生忍,回入娑婆,普度众生,无等等咒也。
六度万行,法门无量;专持名号,摄无不尽;以不出一心故。愿净业弟子,专其信愿,不二其心。古德多有原修余门者,尚当改修念佛。况原修念佛人,岂敢变其所守,而复他尚乎!
藕益大师云: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持佛名者,善根福德,同佛无异,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也。净土法门,三根普摄,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甚深难信。释迦如来,说此无藉劬劳修证,但称名号,径登不退;奇特胜妙、超出思议、第一方便,更为难中之难。
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百丈禅师云: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永明禅师云: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彻悟禅师云:
一句阿弥陀佛,是阿伽陀药,无病不疗;是如意珠王,无愿不满。是生死苦海之慈航,无苦不渡;是无明长夜之慧灯,无暗不破。念佛时即见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三际同时,更无前后。
省庵大师云:
一句弥陀,是斩群邪之宝剑;
一句弥陀,是破地狱之猛将;
一句弥陀,是照黑暗之明灯;
一句弥陀,是渡苦海之慈航;
一句弥陀,是出轮回之径路;
一句弥陀,是脱生死之良方;
一句弥陀,是成佛仙之秘诀;
一句弥陀,是换骨髓之神丹。
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
一千七百葛藤,一刀斩绝。
印光大师云:
十方一切诸佛师,原是西方阿弥陀。
赵州冲口一句子,普令含识出娑婆。
参禅上士,学佛高流,欲得无师之智,须知有师之法。昔有僧问赵州:“十方诸佛还有师也无?”州云:“有。”问:“如何是诸佛师?”州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夫一切诸佛,所证所断,悉皆平等,毫无差殊。故《华严经》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如何赵州说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之师,且道意旨如何?若能了彻,何幸如之。如或未了,且请专持弥陀圣号,持至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双忘时,忽然平地失跌,蓦尔翻身起来,方知赵州道本大方,语出格外,不动干戈,坐致太平。诸人还见赵州么?卓杖云:揭谛揭谛,波罗揭谛。